我的家鄉巨野
分類: 五年級
作文詞典
編輯 : 大寶
發布 : 06-15
閱讀 :290
巨野,原為鉅野,因鉅野澤而得名。­ 鉅野澤,又名大野澤,是古代有名的湖泊沼澤地。古時候童子啟蒙讀物《千字文》(天地玄黃,宇宙洪荒),其中有一句“澤有鉅野”,就是指大野澤。大野澤在現在山東巨野的北面,到唐朝時,湖面南北長三百余里,東西寬百余里。五代以后,湖面自南向北逐漸干涸,中南部成為平地,也就是現在巨野、嘉祥、鄆城、梁山的地面,其北部就成為梁山泊。­ 巨野縣,自西漢時開始置縣,其治所在現在巨野縣城的東北部。到南北朝時,南朝宋將巨野縣的治所移至今巨野縣南,北齊廢縣治。到隋朝開皇十六年,復置巨野縣,治所仍在今巨野縣南。唐朝武德四年,廢巨野縣,置麟州。金天德二年廢,元朝至元六年復置巨野縣,至正八年其治所移至現在的位置。­ 巨野,春秋時是魯國國君“西狩獲麟“之地。秦末,各地起義爆發,彭越起兵就是在巨野。彭越籍隸古昌邑,曾劃入金鄉縣治,其地即在今巨野東南昌邑鎮。據說他少年時曾在鉅野澤漁獵。彭越起兵后跟隨漢高祖劉邦打天下,后成為西漢的諸侯王。­ 巨野境內,有蚩尤墓。蚩尤,傳說中是上古時期“東方九黎”的大首領。所謂“東方九黎”,應該是黃河下游、膠東半島地區的九大氏族部落,曾與活動在華北地區的炎帝部落爭奪地盤,并將炎帝打敗。炎帝向活動在河套地區的黃帝求援,炎、黃兩大部落聯盟聯合攻打蚩尤的“東方九黎”,戰于“涿鹿之野”,將蚩尤徹底打敗,并把蚩尤擒住、殺死。蚩尤死后的埋葬地即在巨野境內。蚩尤部落的“東方九黎”被趕出黃河下游的肥沃土地,被迫向南方蠻荒之地遷徙,成為“三苗”――即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。­ 巨野縣地處魯西南,全境1308平方公里,耕地114.9萬畝,人口87萬,設16個鄉鎮。­ 蚩尤在上古傳說中[1] [2] 下一頁
下一篇:快樂的回憶
下一篇
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美麗的大陸島
上一篇
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