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,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!
作為華夏兒女,中國的文化想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知曉一些。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,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現存的歷史最久的國家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,從人們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方面就能體現出來,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小學五年級優秀作文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中國傳統文化小學五年級優秀作文1
浩瀚蒼穹,蔚藍天空,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?!奥仿湫捱h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,屈原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勵著多少中華兒女立志成才,報效祖國?!案毁F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,孟子的教誨激勵和成就了多少中華偉丈夫,民族大英雄。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,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,孫中山“天下為公”的胸懷,都讓我們回想起中華民族一段又一段蕩氣回腸的歷史。
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燦爛的文明歷史,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,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,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,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、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。
四川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,其歷史文化積淀深厚,名人巨匠更是燦若星辰。他們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格,延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巴蜀脈絡。2017年我省率先啟動了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,對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進行了審議,最終確定了大禹、李冰、落下閎、揚雄、諸葛亮、武則天、李白、杜甫、蘇軾、楊慎為首批“四川歷史文化名人”。
而其中楊慎與我們瀘州更是有著不解的淵源。他是明朝四川地區的狀元,也是“明代三才子”之首。晚年由于正直耿介開罪皇帝而被充軍發配云南。途經瀘州時愛上了這里的山山水水,與瀘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,瀘州成了楊慎的第二故鄉。瀘州城內城外,名勝古跡、山川風景,都留下了楊慎的作品。通過《白塔朝霞》《龍潭潮漲》《玉蟾寺》等一系列名篇,讓人領略到古江陽的山水多嬌,人杰地靈;而《江陽病中秋懷》八首等詩篇,更讓我們看到一位報國無門的英雄在潦倒落魄中,依然心系社稷、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操,留給瀘州人民,留給四川人民,留給中華兒女一筆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!
文化興國運興,文化強民族強。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,魯迅先生說過:“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,唯有它發揚起來,中國才有真進步?!痹趯崿F中國夢的新征途上,我們離不開凝心聚力的中國精神、中華文化。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,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,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。當今世界,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。文化的力量,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、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。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,文化競爭正成為決定企業、民族和國家命運最根本和最后的競爭。
文化是民族的血脈,是人民的精神家園,是先輩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,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。我們要熱愛家鄉,熱愛祖國!將瀘州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,為中華文化踵事增華,讓中華優秀傳統永垂不朽!
中國傳統文化小學五年級優秀作文2
這個星期,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:有傳統文化、傳統民間藝術、傳統節日等。我最喜歡傳統節日了,因為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時候。
傳統節日有:春節、元宵節、重陽節······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,俗稱“過年”。每年過年,每家每戶都會吃團年飯,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,彩旗飄飄。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,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。人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,到了晚上,就會拿出禮花放。到了晚上8點春節連歡晚會開始了,人們坐在電視前收看。春節剛過,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,“元宵節”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,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,猜燈謎,還會到公園里觀燈。重陽節,是農歷9月9日,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。重陽節,又稱“老人節”
“重九節”。這一天,人們賞菊花,佩帶茱萸,攜酒登山。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。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窗聯,穿新衣吃餃子,然后爺爺奶奶還要給我發小紅包,我家還會把我寫的春聯貼在門外。記得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了煙花,在我家樓下放了起來。只聽“呯呯”幾聲,一束束煙花飛上天真美呀!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,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,在空中搖頭擺尾,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沖天空,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,在天空中欣然怒放。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,下面我就給你們說說吧!
傳說中,古時候有一種叫“年”的怪獸,它長著鋒利的牙,尖尖的角,兇猛無比?!澳辍遍L年深居海底,每到新年的晚上,怪獸就會爬上岸,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。村里人知道會來怪獸,把門鎖的緊緊,可是不管怎樣,“年”就會進來,偷吃村民的東西,傷害人畜,大家都害怕極了。
這一年的除夕,人們正準備避難。這時,一位仙翁走過來,他告訴村民“年”怕紅色和響聲,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。晚上,“年”又來了,它一見紅色,聽到鑼鼓聲陣陣,嚇得趕緊逃跑了。從此以后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、貼年畫、放鞭炮,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,還越傳越廣,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。
中國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,的我們要認真學習,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。
中國傳統文化小學五年級優秀作文3
我非常之榮幸的參加了寧??h的首屆公民道德公益大講堂,本次大講堂的主題是“弘揚中華傳統文化,做有道德的人”,大講堂的目的是“構建和諧社會,再現中華盛世”。
談起“中華文化”這四個字,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話叫“中華文化,歷史悠久,博大精深”,這是教科書中常見的用來描述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句話,可是,要是問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,又有幾個人能回答上來呢?就是這樣一個問題,引起了我的反思,身為一名中國人,炎黃子孫,華夏兒女,卻不知道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,我想這是讓我自愧的事情,更是讓我痛心的事情。
雖是短短四天的學習時間,卻是讓我受益匪淺,感悟頗深,我是沒有什么資格和能力來向大家闡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,因為連我也正處在認識和學習中華文傳統化的道路上,我知道,要想要真正的領悟幾千年前的古圣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真理,是要我的用一生時光來學習和踐行的!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個中國人的本分——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!
就談談我這四天來學習的感受吧!
大講堂的整個學習過程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,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午餐和學習資料,還有免費的紀念品!這樣的公益活動已經很少見了。據我所知,參加大講堂的義工是五百多人,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“義工”,就是除了要干最臟最累的活以外,他們的付出是沒有任何報酬的,我所要講的不僅僅是義工的概念。
而是他們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,見人鞠躬一定達到九十度,無論對方年齡大小都稱呼為“老師”,每一次臺下觀眾鼓掌,站在一旁的義工們必是鞠躬表示感謝,四天來,我看見的加上我沒看見的,我不知道他們每一個義工鞠了多少次躬,真的是數也數不清。在這些義工當中,上至八十多歲的老人,下至十一二歲的兒童,在我看來,我們這些人哪里稱得上是“老師”啊?他們,才是我要學習和尊重的老師啊!
這些義工們,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只想說一句,感恩,感謝!
中國傳統文化小學五年級優秀作文4
金秋十月,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到大足石刻的社會實踐活動。
大清早,同學們乘著大巴,一路上灑下我們的歡歌笑語。很快,我們便來到了大足的寶頂山,這里云霧繚繞,風景優美。
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,我們穿上統一的漢服,迫不及待地來到刻有“天下大足”的大門旁。只見寬闊的廣場上,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具有古典氣息的石書桌,上面放著筆、墨、紙和《弟子規》,廣場正前方還掛著兩幅孔子的畫像。我們莊重而嚴肅地站在石桌前,仔細地聽著工作人員為我們講解中國的傳統文化——尊師重道,同學們虔誠地在孔子像前行三鞠躬禮,還恭敬地寫了一個“人”字,老師給我們講解了“人”的筆畫含義,一撇代表學問,一捺代表品德,大家還一齊朗誦了《弟子規》。最后老師在我們的眉心點上一顆朱砂,這個儀式代表老師已為我們開啟了智慧之門。
通過學習儒家文化,拜孔子,讓我們知道了從小學要會禮儀,學會感恩,還教育了我們如何做人、做學問,如何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。
隨后,我們來到了博物館的地下層。在那里我們學會了如何沏茶,品茶,喝茶,讓我們知道了茶其實也是一種文化。
午飯后,我們來到大足石刻。這里石窟有75處,造像多達5萬多尊,這些石刻以題材廣泛,內容豐富,技藝精湛而著稱,它是世界石窟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,更是一部偉大的石窟“連環畫”。其中“千手觀音”石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,“千手觀音”高7。7米,刻于88平方米的峭壁上。她全身鍍滿了金箔,金光閃閃,被譽為“天下奇觀”,千手觀音共有1007只手,手里拿著120件法器,每只手中心均有一個法眼,像在視察人間疾苦,這些佛手無一雷同,千姿百態地分布在佛身四周,像孔雀開屏一樣美麗。
細細觀察,你會發現這些石刻全部由山體直接開鑿而成。可以想象,在那個缺乏現代科技的時代,古人不知克服了多少艱難險阻。我情不自禁地感嘆古代的能工巧匠們的非凡技藝。
隨后,我們又進行了寫生活動和參觀了石刻博物館。
通過這次大足石刻的社會實踐活動,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人的聰明才智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,我們一定要弘揚并傳承中華的傳統文化。
中國傳統文化小學五年級優秀作文5
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閃爍著智慧得光芒。我們有學富五車、滿腹經綸的孔子,有揭露黑暗、直面現實的屈原,有不屈不撓、頑強抗金的岳飛,有心系天下、胸懷寬廣的……我們還擁有文化寶典《尚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,擁有造紙術、指南針、火藥、活字印刷四大發明,擁有蘇繡、湘繡、蜀繡、粵繡四大名繡,還擁有里長城,秦兵馬俑、北京故宮、黃山等雄偉壯觀的建筑……漫步在經典巨著的道路上,徜徉在中華文化的海洋中,我們無不為這些深刻的哲學理論和傳統遺產所折服,我們會情不自禁的感嘆道:“我驕傲我是華夏子孫中的一員,我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與富強而自豪!”
時間在延續,時代在發展。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,中國故步自封統治者還沉浸在往日的輝煌之中時,一些國家用大船利炮無情的轟開了中國的大門,中華民族在深重的苦難中拉開大幕。在與外強侵略的斗爭中,一位位的豪情壯志的民族英雄紛紛誕生,一段段可歌可泣故事源遠流長?!昂成揭?,憾岳家軍難啊!”的岳飛,“經世自勵,廉潔奉公”的林則徐,“我立志殺敵報國,今死于海,義也,何求生為!”的鄧世昌,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!”的班超,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文天祥……這些人流芳百世,可謂自然!
中華自古就有“中國夢”,古老的民族如一株頑強的常青藤,歷經劫難,青蔥依舊。他從經歷的廢墟中從容站起,探索那一條不敗的“中國道路”。終于,又一代代偉人出現,使中國重又走上復興的道路?,F在的中國已不是當初落魄、任人宰割的小國家,她已從“灰姑娘”變成“公主”,它已把破舊的衣服脫下,“文明禮儀”寫在身上。點點滴滴,都是一顆夢想、一種精神的作用。
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大力弘揚愛國主義情懷尤為重要。我作為一名小學生,積極參加學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“蛋雕”社團,認真記憶著古代文人留下的經典詩文,我覺得這是我能做到的,也是每個學生需要做到的!愿中華傳統文化能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,相伴在你我左右,生生不息,源遠流長……
快搜